徘徊简介

徘徊,汉语词语,读音为pái huái,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,或比喻犹豫不决,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、起伏。出自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,越逾时,则必反铅;过故乡,则必徘徊焉,鸣号焉,踯躅焉,踟蹰焉,然后能去之也。”

袁宗道·徘徊的诗句(共1句)

袁宗道(1560—1600)荆州府公安人,字伯修。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。授编修,官终右庶子。时王世贞、李攀龙主文坛,复古摹拟之极盛,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。推崇白居易苏轼,因名其斋为白苏斋。为文崇尚本色,时称公安体。有《白苏斋类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