徘徊简介

徘徊,汉语词语,读音为pái huái,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,或比喻犹豫不决,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、起伏。出自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,越逾时,则必反铅;过故乡,则必徘徊焉,鸣号焉,踯躅焉,踟蹰焉,然后能去之也。”

顾况·徘徊的诗句(共2句)

顾况的诗词曲代表作
顾况(约727—约815)字逋翁,号华阳真逸(一说华阳真隐),晚年自号悲翁,汉族,苏州海盐横人(今在浙江海宁境内),唐代诗人画家、鉴赏家。他一生官位不高,曾任著作郎,因作嘲讽得罪权贵,贬饶州司户参军。晚年隐居茅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