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夫简介

"农夫"为汉语传统词汇,最早可追溯至《·豳·七》中"嗟我农夫"的记载,原指从事农作物耕作的劳动者。该词在历史演变中衍生出三重内涵:先秦时期泛指务农群体,汉唐后特指农业劳动男性,周代曾作为田官职称。在文学作品如《悯农》中,农夫形象常与劳动艰辛、社会不公等主题关联,构成传统文化符号。寓言"守株待兔"更将农夫塑造为典型文学意象,体现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。

陆龟蒙·农夫的诗句(共1句)

陆龟蒙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、道家学者,字鲁望,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长洲(今苏州)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(今甪直镇)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