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简介

其一:指终南山,属秦岭脉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。

其二:指衡山

在衡山六朝古刹福严寺,保存一幅“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,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”的唐代石刻楹联。南宋学者胡宏,他在南衡山隐居数十年,潜心研究学问,他的《南山即事》多次将衡山称为南山,其中一:“甘为稼圃南山下,长谢周公与孔丘”。

其三:指祁连山。

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(张骞)留岁馀,还,并南山,欲从羌中归,复为匈奴所得。”

汉书·西域传》:“(西域)南北有大山……其南山,东出金城,与汉南山属焉。”

其四:指南屏山 。

宋·苏轼《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因次韵答之》:“卧闻禅老入南山 ,浄扫清五百间。”

其五:指荆南山,亦名君山、铜官山。

三国时吴后主孙皓封其为南岳,在今江苏宜兴县南,即所谓南山 白额虎、长桥蛟、并周处为三害者。

其六:泛指南面的山。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今越王放於南山之中,游於不可存之地。”

晋·陶潜《饮酒》诗之五: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

唐·李贺江南弄》诗:“鲈千头百斛,酒中倒卧南山绿。”

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只要得个相貌端正,性情贤慧,持得家,吃得苦的孩子,那怕他是南山里,北邨里都使得。”

其七:《诗经》诗篇名。

诗经中与南山相关的诗篇有二,

一为《诗·齐·南山》。

《诗·齐风·<南山>序》:“《南山》,刺襄公也,鸟兽之行,淫乎其妹,大夫遇其恶,作诗而去之。”

二为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,简称称为南山。

宋·苏轼《鹿鸣宴》诗:“他日曾陪探禹穴 ,白头重见赋《南山》。”

冯应榴合注:“《诗序》:‘《南山有台》,乐得贤也。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。’”

《诗经·国风·召南》:“ 殷其,在南山之阳。何斯违斯,莫敢或遑?振振君子,归哉归哉!殷其雷,在南山之侧。何斯违斯,莫敢遑息?振振君子,归哉归哉!殷其雷,在南山之下。何斯违斯,莫或遑处?振振君子,归哉归哉!”

其八:佛学用语

南山即南山道宣,为四分律宗的祖师。他住在终南山的纻麻兰若,故号为南山大师。见道宣条。

曹勋·南山的诗句(共3句)

曹勋的诗词曲代表作

曹勋(1098—1174)字公显,一字世绩,号松隐,颍昌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南宋大臣,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。宣和五年(1123),以荫补承信郎,特命赴进士廷试,赐甲科。靖康元年(1126),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,受徽宗半臂绢书,自燕山逃归。建炎元年(1127)秋,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向宋高宗上御衣书,请求召募敢死之士,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。当权者不听,被黜。绍兴十一年(1141),宋金和议成,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,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。十四年、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。孝宗朝拜太尉。著有《松隐文集》、《北狩见闻录》等。他的诗比较平庸,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