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南简介

闽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闽南地区(Hokkien),主要包含泉州、厦门和漳州的文化核心区。闽南地区包含汕头在内的潮汕、汕尾、台湾及东南亚的文化影响区,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。

闽南包括泉州、厦门、漳州三个地级市,以及龙岩市的新罗区、漳平市(原属古漳州府)和三明市的大田、尤溪的部分地区,历史上还曾经包括莆田、仙游地区。闽南北接福州市、莆田市,南与广东粤东地区毗邻,西与原汀州府界交界。

“闽南”指闽南话通行区和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影响区,闽南地区占有今福建省今泉州市、厦门市、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县市以及广东省潮汕地区。其范围分部涵盖闽中、闽西的局部,广东潮汕局部、汕尾和台湾及东南亚闽人聚居地。

陈傅良·闽南的诗句(共1句)

陈傅良(1137—1203),字君举,号止斋,学者称止斋先生,浙江温州瑞安湗村(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)人,南宋著名学者、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。乾道八年(1172)进士,官至宝谟阁待制、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,为南宋一代名臣。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,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,学生数百。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,仍在家教书。后任职湖南,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,门墙极盛。卒谥文节。
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,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、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,与朱熹的道学、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,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。他为学主“经世致用”,反对性理空谈,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,世称“二陈”。傅良治学严谨,上溯三代、秦汉,一事一物,必致其极。
著有《止斋文集》、《周礼说》、《春秋后传》、《左氏章指》、《建院篇》、《历代兵制》、《毛解诂》、《八面锋》等作品。其中,《八面锋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,御赐书名,流传甚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