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花简介

"芦"作为汉语词汇具有双重语义:一是指芦苇轴上密生的白色绒毛(芦絮),常见于自然景物描写;二是指代古代冬衣"芦衣"的典故意象,引申为孝道的象征。该词在古诗词中呈现丰富的文学内涵,如李白以"枫叶芦花秋瑟瑟"勾勒秋景李煜借"芦花深处泊孤舟"寄托孤寂,林逋用"芦花白铺"展现视觉美感。成语"明芦花"更将自然意象升华为哲学意境,体现虚实相生的审美特质。

袁宏道·芦花的诗句(共2句)

袁宏道的诗词曲代表作

袁宏道(1568年12月23日─1610年10月20日)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省公安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,历任吴县知县、礼部主事、吏部验封司主事、稽勋郎中、国子博士等职,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
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,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,亦反对唐顺之、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,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。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必盛唐”的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,其文学流派世称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