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君辉·芦花的诗句(共1句)

芦花简介

"芦"作为汉语词汇具有双重语义:一是指芦苇轴上密生的白色绒毛(芦絮),常见于自然景物描写;二是指代古代冬衣"芦衣"的典故意象,引申为孝道的象征。该词在古诗词中呈现丰富的文学内涵,如李白以"枫叶芦花秋瑟瑟"勾勒秋景李煜借"芦花深处泊孤舟"寄托孤寂,林逋用"芦花白铺"展现视觉美感。成语"明芦花"更将自然意象升华为哲学意境,体现虚实相生的审美特质。

冯君辉(1868-1935),字光烈,一字补吾,清末秀才。江苏无锡东亭仓下村人,后移居城中七尺场。以古文诗词见长,亦工书。长年教授乡里,曾为华鸿模家塾师,授华绎之,继在荡口果育学堂任教。钱穆先生在《师友杂忆》一书中提及“时国文老师除顾师外,尚有瞿冯两师,皆年老,曾为校主华家私塾师,皆名宿”。为当时无锡名师,也培育了诸福棠、秦古、诸祖耿等无锡名人。有《亦庵居士稿》行世。惜大部分已经散失,仅存诗几十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