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花简介

"芦"作为汉语词汇具有双重语义:一是指芦苇轴上密生的白色绒毛(芦絮),常见于自然景物描写;二是指代古代冬衣"芦衣"的典故意象,引申为孝道的象征。该词在古诗词中呈现丰富的文学内涵,如李白以"枫叶芦花秋瑟瑟"勾勒秋景李煜借"芦花深处泊孤舟"寄托孤寂,林逋用"芦花白铺"展现视觉美感。成语"明芦花"更将自然意象升华为哲学意境,体现虚实相生的审美特质。

文天祥·芦花的诗句(共1句)

文天祥的诗词曲代表作
文天祥(1236年6月6日-1283年1月9日),初名孙,字宋瑞,一字履善。自号文、浮休道人。江西吉州庐陵(今属江西吉安)人,宋末政治家、文学家,爱国诗人,抗元名臣,与陆秀夫、张世杰并称为“宋末三杰”。宝祐四年(公元1256年)状元及第,官至右丞相,封信国公。于五坡岭兵败被俘,宁死不降。至元十九年(公元1282年)十二月初九,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文山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