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落简介

零落是汉语词汇,拼音为líng luò,基本含义指衰颓散落,既形容草木凋谢,也用于描述人事衰微。该词最早见于《楚辞·离骚》“惟草木之零落兮”,奠定其作为凋敝意象的语源基础。

其多义性兼具自然与人文维度:既指草木枯凋(如“草木零落”)、事物残损(如“断碑零落”),也形容声音断续(如“零落枪声”)、居所分散(如“零落村庄”),在人文层面则多用于表现身世飘零、家族衰败等抽象命运变迁。近义词包括凋零、零散等,形成覆盖物理形态与精神境遇的语义网络。

该词自先秦沿用至近现代,历代文人如杜甫陆游曹雪芹等皆有使用。唐代多表现战乱凋敝与人生迟暮,宋代扩展至物象残缺描绘,明清小说中常作为环境描写与命运转折的象征。

何香凝·零落的诗句(共2句)

何香凝(1878.06.27-1972.09.01),原名瑞谏,又名谏,广东南海人,1879年生于一个香港的叶商的家庭。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,民革主要创始人,国民党元老,建立民国的功臣,“三大政策”的忠实执行者,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,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