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波简介

凌波,汉语词语,拼音为líng bō,原指在水面行进或急速奔流的水波,后衍生出形容女子步履轻盈等引申义。

其内涵兼具自然与人文意象:本义指江涛波浪,如《江赋》中“抚凌波而凫跃”;引申义多用于文学,如曹植洛神赋》“凌波微步”刻美人姿态轻盈,宋词则以“莲步凌波”代指女性足部。唐宋以降,“凌波仙子”等词组更将意象延伸至卉拟人化描写。

该词最早见于汉代《哀时命》,晋代《抱朴子》拓展其文学意涵,至唐宋诗词广泛用于构建意境。骆宾王周邦彦等以之描摹波涛或佳人,清代纳兰性德蒲松龄仍沿用此典,使其成为融合自然动态与人文审美的经典词汇。

秦观·凌波的诗句(共1句)

秦观的诗词曲代表作
秦观(1049-1100),北宋词人,字少游,一字太虚,号淮海居士,别号邗沟居士,学者称淮海先生。扬州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曾任秘书省正字、国史院编修官等职。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,被目为元祐党人,绍圣后贬谪。文辞为苏轼所赏识,为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。工词,词多写男女情爱,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,格委婉含蓄,清丽雅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