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火简介

"烈火"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火势猛烈的名词性词语,其本义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扬雄《羽猎赋》"举熢烈火"的记载。该词由"烈"(火势猛)与"火"复合构成,在唐诗中被用于描绘燃烧场景,如杜甫"烈火发中"句。现代汉语中除本义外,还衍生出比喻鲜红色彩(如唐彦谦"烈火绯桃")和形容激烈群众运动(如《人民日报》用例)等引申含义。作为常用词语,其近义词包括"猛火""炽火"等。

王禹偁·烈火的诗句(共1句)

王禹偁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禹偁(chēng,954年-1001年):北宋白体诗人、散文家、史学家。字元之,济州钜野(今东菏泽市巨野县)人。太平兴国八年进士,历任右拾遗、左司谏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敢于直言讽谏,因此屡受贬谪。宋真宗即位,召还,复知制诰。后贬至黄州,故世称王黄州,后又迁蕲州病死。
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,文学韩愈柳宗元,诗崇杜甫、白居易,多反映社会现实,格清新平易。词仅存一首,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,格调清新旷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《五代史阙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