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愁简介

"离愁"是汉语中表达离别愁苦情感的典型词汇,其拼音为lí chóu。该词最早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》词作"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",通过自然意象承载抽象情感的语言特征,在汉族文学传统中与月亮、春水等意象形成稳定关联。作为四声平仄组合的双音节词,"离愁"在宋词、元曲等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情感表达的层次性,现代汉语中仍保持活跃使用,产生超过50组造句范例。

晏殊·离愁的诗句(共1句)

晏殊的诗词曲代表作
晏殊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人、散文家,汉族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),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7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十四岁以神童入试,赐同进士出身,命为秘书省正字,迁太常寺奉礼郎、光禄寺丞、尚书户部员外郎、太子舍人、翰林学士、左庶子,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,进礼部侍郎,拜枢密使、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,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、同平章事兼枢密使、礼部刑部尚书、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、兵部尚书,封临淄公,谥号元献,世称晏元献。晏殊历任要职,更兼提拔后进,如范仲淹、韩琦、欧阳修等,皆出其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