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愁简介

"离愁"是汉语中表达离别愁苦情感的典型词汇,其拼音为lí chóu。该词最早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》词作"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",通过自然意象承载抽象情感的语言特征,在汉族文学传统中与月亮、春水等意象形成稳定关联。作为四声平仄组合的双音节词,"离愁"在宋词、元曲等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情感表达的层次性,现代汉语中仍保持活跃使用,产生超过50组造句范例。

夏完淳·离愁的诗句(共1句)

夏完淳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完淳(1631年104日—1647年10月16日),乳名端哥,别名复,字存古,号小隐,又号灵首。民族英雄,明末(南明)人,松江府华亭县(今上海市松江区)人,祖籍浙江会稽。为夏允彝之子,师从陈子龙。夏完淳自幼聪明,有神童之誉,“五岁知五经,七岁能诗文”,14岁随父抗清。其父殉难后,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,兵败被俘,不屈而死,年仅十六岁。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,称名于世。有《狱中上母书》等。
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、女儿以及遗腹子,出世后夭折,家绝嗣。夏允彝、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。
亚子《题<夏内史集>》第5首:“悲歌慷慨千秋血,文采流一世宗。我亦年华垂二九,头颅如许负英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