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愁简介

"离愁"是汉语中表达离别愁苦情感的典型词汇,其拼音为lí chóu。该词最早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》词作"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",通过自然意象承载抽象情感的语言特征,在汉族文学传统中与月亮、春水等意象形成稳定关联。作为四声平仄组合的双音节词,"离愁"在宋词、元曲等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情感表达的层次性,现代汉语中仍保持活跃使用,产生超过50组造句范例。

吕祖谦·离愁的诗句(共1句)

吕祖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吕祖谦(1137年49日—1181年9月9日),字伯恭,世称“东莱先生”,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,亦有“小东莱先生”之称。婺州(今浙江金华)人,原籍寿州(治今安徽凤台)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文学家,出身“东莱吕氏”,为吕夷简六世孙、吕大器之子。淳熙八年(1181年)卒,年四十五。宋宁宗时,追谥“成”。嘉熙二年(1238年),改谥“忠亮”。吕祖谦博学多识,主张明理躬行,学以致用,反对空谈心性,开浙东学派之先声。他所创立的“婺学”(又称“金华学派”),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,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与朱熹张栻齐名,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著有《东莱集》、《历代制度详说》、《东莱博议》等,并与朱熹合著《近思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