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声简介

声是闪电发生时产生的自然声学现象,表现为伴随闪电出现的隆隆声响,英文对应术语为thunder。根据放电形式与声波传播差异,可分为地放电产生的短促爆炸式“炸雷”和声波反射形成的持续性“拉磨雷”。

其物理成因源于闪电通道内空气瞬间升温至17000—28000℃,引发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,该冲击波在0.1—0.3秒内衰减为声波。近处雷声呈尖锐爆裂声,远处则因多次反射形成轰隆声,地放电雷声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分钟。德怀尔闪电形成理论指出高速电子碰撞大气微粒会强化雷鸣现象。

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相关记载,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用“列缺霹雳”描述雷电现象,其中“霹雳”特指强烈雷电产生的声响。现代气象学通过雷电监测设备观测雷声传播特征,为航空安全提供预警支持。

郑廷鹄·雷声的诗句(共1句)

郑廷鹄,字元侍,号一鹏,琼人。明世宗嘉靖十七年(一五三八)探。授工部主事,调仪制郎,升吏科给事中,晋工科左给事,擢江西提学,迁江西参政。以母老乞归,筑室石湖,著书自娱,累荐不起。祀乡贤。著有《藿脍集》、《兰省集》、《掖垣集》、《学台集》、《石湖集》。明郭棐《粤大记》卷一九、清雍正《广东通志》卷四六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三○二等有传。郑廷鹄,以明陈是集编《溟南诗选》(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)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,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《海南丛书》第六册所收之《石湖遗集》。集外诗附于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