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声简介

声是闪电发生时产生的自然声学现象,表现为伴随闪电出现的隆隆声响,英文对应术语为thunder。根据放电形式与声波传播差异,可分为地放电产生的短促爆炸式“炸雷”和声波反射形成的持续性“拉磨雷”。

其物理成因源于闪电通道内空气瞬间升温至17000—28000℃,引发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,该冲击波在0.1—0.3秒内衰减为声波。近处雷声呈尖锐爆裂声,远处则因多次反射形成轰隆声,地放电雷声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分钟。德怀尔闪电形成理论指出高速电子碰撞大气微粒会强化雷鸣现象。

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相关记载,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用“列缺霹雳”描述雷电现象,其中“霹雳”特指强烈雷电产生的声响。现代气象学通过雷电监测设备观测雷声传播特征,为航空安全提供预警支持。

陈孚·雷声的诗句(共1句)

陈孚(1259 — 1309)元代学者。字刚中,号勿庵,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(今白水洋镇松里)人。至元年间,上《大一统赋》,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,为长,曾任国史院编修、礼部郎中,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。文不事雕琢,纪行诗多描摹土人情,七言古体诗最出色,著有《观光集》、《交州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