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声简介

声是闪电发生时产生的自然声学现象,表现为伴随闪电出现的隆隆声响,英文对应术语为thunder。根据放电形式与声波传播差异,可分为地放电产生的短促爆炸式“炸雷”和声波反射形成的持续性“拉磨雷”。

其物理成因源于闪电通道内空气瞬间升温至17000—28000℃,引发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,该冲击波在0.1—0.3秒内衰减为声波。近处雷声呈尖锐爆裂声,远处则因多次反射形成轰隆声,地放电雷声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分钟。德怀尔闪电形成理论指出高速电子碰撞大气微粒会强化雷鸣现象。

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相关记载,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用“列缺霹雳”描述雷电现象,其中“霹雳”特指强烈雷电产生的声响。现代气象学通过雷电监测设备观测雷声传播特征,为航空安全提供预警支持。

白玉蟾·雷声的诗句(共1句)

白玉蟾(1194-?),南宋时人,内丹理论家。
南宗的实际创立者,创始金丹派南宗,金丹派南五祖之一。
生卒年待考,原名葛长庚,本姓葛,名长庚。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,海南道人,琼老人,武夷散人。定居福建闽清。
祖籍福建闽清,生于海南琼州。幼聪慧,谙九经,能赋,长于书,12岁时举童子科,作《织机》诗;才华横溢,著作甚丰。
自幼从陈楠学丹法,嘉定五年(1212)八秋,再遇陈楠于罗浮山,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。
他曾云游罗浮、武夷、天台、庐山,阁皂等地,寻师访友,学道修炼,经历过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。他在云游途中,先后收留元长、彭耜、陈守默、詹继瑞为徒。据称‘四方学者,来如牛毛‘,影响日益扩大,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。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,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