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病简介

老病,汉语词汇,拼音为lǎo bìng,包含两个核心义项:一指经久难治的旧疾,如“老病复发”;二指人年老体衰伴随多病的状态,如“老病无能”。

该词兼具病理特征与文学隐喻的双重指向。在医学层面特指顽固性疾病,如鲁迅所述“陈先生因拳术医好了老病”;唐代诗人杜甫则通过“老病巫里,稽留楚客中”等句,将其升华为写实年老多病境况的文学意象。

该词历史溯源可至汉代文献,《汉书·韦贤传》记载丞相韦贤“以老病乞骸骨”。唐代杜甫《老病》诗中“官应老病休”及白居易《新涧亭》“老病归山应未得”等句,均以该词刻老年文人的生存境遇。

司马光·老病的诗句(共1句)

司马光的诗词曲代表作
司马光(1019年11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汉族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 宋仁宗时中进士,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王安石施行变法,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,司光就是其中之一。王安石变法以后,司光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