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病简介

老病,汉语词汇,拼音为lǎo bìng,包含两个核心义项:一指经久难治的旧疾,如“老病复发”;二指人年老体衰伴随多病的状态,如“老病无能”。

该词兼具病理特征与文学隐喻的双重指向。在医学层面特指顽固性疾病,如鲁迅所述“陈先生因拳术医好了老病”;唐代诗人杜甫则通过“老病巫里,稽留楚客中”等句,将其升华为写实年老多病境况的文学意象。

该词历史溯源可至汉代文献,《汉书·韦贤传》记载丞相韦贤“以老病乞骸骨”。唐代杜甫《老病》诗中“官应老病休”及白居易《新涧亭》“老病归山应未得”等句,均以该词刻老年文人的生存境遇。

黄庭坚·老病的诗句(共1句)

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黄庭坚(公元1045年-公元1105年),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又称豫章黄先生,汉族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。北宋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、陈师道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宋治平四年(公元1067年)进士。历官叶县尉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、校书郎、著作佐郎、秘书丞、涪州别驾、黔州安置等。诗歌方面,他与苏轼并称为“苏黄”;书法方面,他则与苏轼、米芾蔡襄并称为“宋代四大家”;词作方面,虽曾与秦观并称“秦黄”,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