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琅简介

"琅琅"为叠音式汉语拟声词,本义指玉石相击发出的清脆声响。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》"礧石相击,琅琅礚礚"的记载,唐代文人韩愈首次将"琅琅"用于形容柳宗元临终遗言的清越之声,明代高启则在中用"琅琅"描摹学堂场景,由此确立其对读书声的拟声功能。现代汉语中,"琅琅"多与"书声"构成固定搭配,特指集体诵读时形成的连绵声浪,其发音规范为"láng láng",区别于描述普通声响的"朗朗"。

童轩·琅琅的诗句(共1句)

童轩(1425—1498) 明江西鄱阳人,字士昂。工书能诗。景泰二年进士。授南京吏科给事中。成化时,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,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、均科差。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。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有《清亭稿》、《枕肱集》、《梦征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