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特立·沮丧的诗句(共1句)

沮丧简介

沮丧,汉语词语,拼音为jǔ sàng,指因受挫或失落引发的灰心、失望等负面情绪,常伴随心理与生理的双重低落表现,既可作形容词描述情绪状态,也可作动词表示"使灰心失望"。

该词兼具情感与行为双重维度:情绪层面指向内心失落,行为层面表现为外在颓唐。北齐《颜氏家训》以"苶然沮丧"刻性格转变,杜甫句"观者如色沮丧"记录群体震惊反应。茅盾《子》等近现代作品通过"神气沮丧""摇头沮丧"等描写延续这一语义特征。

词源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,初见于《宋书》"夸慢成今之沮丧",唐宋时期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,《旧五代史》记载"精神沮丧"展现军事场景的情绪描写。明清至近现代,词义逐渐侧重情绪层面,但"失色貌"的古典用法仍存于现代语境。

姜特立[公元?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],字邦杰,浙江丽水人。生年不详,卒于宋光宗绍熙中。以父恩补承信郎。淳熙中,(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)累迁福建兵副都监;擒海贼姜大獠。赵汝愚荐于朝,召见,献诗百篇。除阁门舍人,充太子宫左右春坊。太子即位,除知阁门事。恃恩纵恣,遂夺职。帝颇念旧,复除浙东步军副总管。宁宗时,官终庆远军节度使。特立工于诗,意境超旷。作有《梅山稿》六卷,续稿十五卷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行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