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散简介

"聚散"为汉语联合式合成词,拼音标注为jù sàn,注音ㄐㄩˋㄙㄢˋ,其核心语义指人与事物的会聚与离散。该词最早见于《庄子·则阳》"缓急相摩,聚散以成",通过矛盾相生的哲学视角诠释事物演变规律。晋代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中"收离聚散"的用例,印证其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群体离合状态。

清代魏源《默觚》提出"力之大小,由于心之翕散",揭示"翕散"(xī sàn)作为"聚散"同义表述的哲学延伸。现代汉语中,"聚散浮生""悲欢聚散"等成语进一步扩展其语义场,形成囊括离散状态、空间阻隔、人生际遇的多维表达体系。

周必大·聚散的诗句(共1句)

周必大的诗词曲代表作

周必大(1126年815日—1204年10月25日),字子充,一字洪道,自号平园老叟。原籍郑州管城(今河南郑州),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(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)。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,“庐陵四忠”之一。
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进士及第。绍兴二十七年(1157年),举博学宏词科。曾多次在地方任职,官至吏部尚书、枢密使、左丞相,封许国公。庆元元年,以观文殿大学士、益国公致仕。嘉泰四年(1204年),卒于庐陵,追赠太师。开禧三年(1207年),赐谥文忠,宁宗亲书“忠文耆德之碑”。
周必大工文词,为南宋文坛盟主。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。著有《省斋文稿》、《平园集》等,后人汇为《益国周文忠公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