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镜潭·绝技的诗句(共1句)

绝技简介

绝技(拼音:jué jì,注音:ㄐㄩㄝˊㄐㄧˋ)是汉语词汇,指代个体或群体所掌握的独特且难以被模仿的技艺。该词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,如清代薛福成《观巴黎油记》使用"西人绝技"描述西方绘画技法,宋代苏轼《仆领贡举未书》则以"龙绝技"代指百戏杂耍的高超表演。在行业应用层面,戏曲领域将演员独创的高难度技巧称为绝技,例如王正义自创的'金刚打坐铁指功'。该词与绝招(jué zhāo)、绝艺(jué yì)、绝活(jué huó)等词汇构成近义体系,均强调技艺的独特性与超群性。

苏镜潭(1883?~1939),字菱槎,福建晋江人。宿儒黄鹤门人,翰林苏廷玉之后。光绪廿八年(1902)举人(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)。曾署晋江令三载,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,纂修《南安县志》。泉州温陵韬社成员。书斋署名「迟香楼」,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。为板桥林家之戚族,人林小眉之表兄。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,旅居台北,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。为人豪放磊落,善诗文,骈体典丽高华,才思深挚,为时所称。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,与林小眉、连雅堂、苏大等文友相酬和。大正十二年(1923)旅台期间,与林小眉酬唱,日课十诗,凡十日而各得百咏,颜曰《东宁百咏》。苏林二子才力相埒,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。其诗除《东宁百咏》发行单行本〖苏镜潭《东宁百咏》,泉州:梅村诗社发行,1935年6初版。〗 外,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。〖参考苏镜潭《东宁百咏》,厦门大学影印本;陈泗东〈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〉,《幸园笔耕录》,鹭江出版社,2003年1月。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