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寥简介

寂寥(jì liáo)是汉语形容词,指环境寂静空旷或心境孤寂冷清,兼具空间与情感双重含义。其书面释义为“寂静而空旷”,近义词包括沉寂、寥寂等,反义词如热闹、喧哗。

该词内涵包含物理空间的空廓感(如柳宗元小石潭记》“寂寥无人”)与精神状态的孤独感(如宁调元句“音尘久寂寥”)。文学语境中既可描绘自然萧瑟之景(巴金《利娜》),亦能隐喻社会萧条(苏轼奏状)或个体生命体验。

“寂寥”最早见于《老子》“寂兮寥兮”,形容混沌初开的虚空。汉代《楚辞》注入孤寂情感,魏晋扩展至人物品评(嵇康《卜疑》)。唐宋时期广泛用于诗文营造意境(王维宗元),宋明后延伸至社会现实描写,近现代延续双重语义,形成贯穿两千余年的语义体系。

姚合·寂寥的诗句(共1句)

姚合的诗词曲代表作

姚合(约779~约855),中国唐代著名诗人。陕州(今河南陕县)人,祖籍吴兴(今浙江省湖州市)。元和十一年(816)进士,授武功主簿。历任监察御史,金、杭二州刺史、刑部郎中、给事中等职,终秘书少监。世称姚武功,其诗派称“武功体”。
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,交游甚广,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马戴李群玉等都有往来唱酬。与贾岛友善,诗亦相近,然较贾岛略为平浅。世称“姚贾”。
擅长五律,以幽折清峭见长,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,时有佳句。但格题材较单调,刻景物亦较琐细。明代胡震亨评论他的诗说:“洗濯既净,挺拔欲高。得趣于浪仙之僻,而运以爽亮;取材于籍、建之浅,而媚以□芬。殆兼同时数子,巧撮其长者。但体似尖小,味亦微□。故品局中驷耳”(《唐音癸签》)。其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,曾为南宋“永嘉四灵”(见“四灵体”)及江湖诗派诗人所师法。
今传《姚少监诗集》10卷,通行有明代汲古阁刻本及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钞本。另编选有《极玄集》,收入《唐人选唐诗(十种)》。事迹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