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寥简介

寂寥(jì liáo)是汉语形容词,指环境寂静空旷或心境孤寂冷清,兼具空间与情感双重含义。其书面释义为“寂静而空旷”,近义词包括沉寂、寥寂等,反义词如热闹、喧哗。

该词内涵包含物理空间的空廓感(如柳宗元小石潭记》“寂寥无人”)与精神状态的孤独感(如宁调元句“音尘久寂寥”)。文学语境中既可描绘自然萧瑟之景(巴金《利娜》),亦能隐喻社会萧条(苏轼奏状)或个体生命体验。

“寂寥”最早见于《老子》“寂兮寥兮”,形容混沌初开的虚空。汉代《楚辞》注入孤寂情感,魏晋扩展至人物品评(嵇康《卜疑》)。唐宋时期广泛用于诗文营造意境(王维宗元),宋明后延伸至社会现实描写,近现代延续双重语义,形成贯穿两千余年的语义体系。

韦庄·寂寥的诗句(共1句)

韦庄的诗词曲代表作
韦庄(约836─910)唐末五代诗人、词人。字端己,谥文靖。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市东南)人。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。曾辞家泛潇湘,游江南。公元880年(广明元年)陷黄巢兵乱,身困重围。后逃至洛阳,赴润州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府,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江南避乱生涯。公元894年(乾宁元年)登进士第,及第后历任拾遗、补阙等职。公元901年(天复元年)入蜀任王建掌书记。仕蜀十年间,为王建扩展势力,建立大蜀政权出谋划策,外交内政,多为所制,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。其诗极富意,词尤工。与温庭筠同为“间派”重要词人。存诗320余首。有《浣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