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德简介

"积德"作为汉语词汇,其核心含义是为求福报而主动行善。该词在清代《睢阳尚书袁氏家谱》中被明确释义为通过善举积累德行,现代汉语工具书进一步将其扩展解释为包含济贫、放生、救人等具体善行的道德实践。在典籍应用中衍生出"积德累仁""积德累功"等成语,前者见于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,后者可追溯至三国魏高贵乡公《改元大赦诏》及唐代白居易《八骏图》文献。传统文化中,"积德"与"厚德载物"思想相呼应,体现着汉语文化对道德修养的重视。

杨荣·积德的诗句(共1句)

杨荣(1371—1440)明福建建安人,字勉仁,初名子荣。建文二年进士。授编修。成祖即位,入文渊阁,令更名荣。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,凡宣诏出令,及旗志符验,必得荣奏乃发。累官文渊阁大学士。永乐二十二年之役,抵达兰纳穆尔河,不见敌,议进止,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。帝从之。中途,帝卒。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,秘不发丧。仁宗即位,累进谨身殿大学士,工部尚书。宣德元年,汉王朱高煦反,荣首请帝亲征。加少傅。正统三年进少师。荣历事四朝,谋而能断。与杨士奇、杨溥同辅政,并称三杨。卒谥文敏。有《后北征记》、《文敏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