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德简介

"积德"作为汉语词汇,其核心含义是为求福报而主动行善。该词在清代《睢阳尚书袁氏家谱》中被明确释义为通过善举积累德行,现代汉语工具书进一步将其扩展解释为包含济贫、放生、救人等具体善行的道德实践。在典籍应用中衍生出"积德累仁""积德累功"等成语,前者见于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,后者可追溯至三国魏高贵乡公《改元大赦诏》及唐代白居易《八骏图》文献。传统文化中,"积德"与"厚德载物"思想相呼应,体现着汉语文化对道德修养的重视。

曹操·积德的诗句(共2句)

曹操的诗词曲代表作
曹操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。曹操精兵法,善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