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龙简介

蛟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生神兽,属龙族分支,常被视为化龙前的过渡形态。其概念最早见于《礼记·中庸》《荀子·劝学》等先秦典籍,与深水域及自然风雨现象密切关联。北宋《广雅》记载龙类细分:"有鳞曰蛟龙,有翼曰应龙,有角曰虬龙,无角曰螭龙"。

蛟龙被描述为无角龙属,《韵会》明确其"无角曰蛟"的特征。汉代龙形象定型时已呈现融合首、鹿脚、鳞等多动物特征的艺术形态。

龙图腾崇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,辽宁查海遗址出土的"中华第一龙"显示早期形象特征。宋徽宗大观二年正式敕封五方龙王爵位。古籍记载鲧治水失败化为黄龙,其子禹传承龙族血脉建立夏朝。

孟郊·蛟龙的诗句(共1句)

孟郊的诗词曲代表作
孟郊,(751~814),唐代诗人,字东野,唐代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县)人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现存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