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龙简介

蛟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生神兽,属龙族分支,常被视为化龙前的过渡形态。其概念最早见于《礼记·中庸》《荀子·劝学》等先秦典籍,与深水域及自然风雨现象密切关联。北宋《广雅》记载龙类细分:"有鳞曰蛟龙,有翼曰应龙,有角曰虬龙,无角曰螭龙"。

蛟龙被描述为无角龙属,《韵会》明确其"无角曰蛟"的特征。汉代龙形象定型时已呈现融合首、鹿脚、鳞等多动物特征的艺术形态。

龙图腾崇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,辽宁查海遗址出土的"中华第一龙"显示早期形象特征。宋徽宗大观二年正式敕封五方龙王爵位。古籍记载鲧治水失败化为黄龙,其子禹传承龙族血脉建立夏朝。

陈舜俞·蛟龙的诗句(共1句)

陈舜俞(公元1026—1076年),字令举,号白牛居士,秀州(浙江嘉兴)人。北宋庆历六年(1046)登乙科进士,嘉佑四年(1059年)获制科第一,北宋著名人,与欧阳修、苏东坡、司马光等交往甚密。在阴县任知县时反对王安石青苗法遭贬,隐居白牛村著书立说,病逝于白牛村家中。著有《都官集》《应制策论》《庐山纪略》,参与《资治通鉴》编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