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抱简介

怀抱,汉语词语,拼音为huái bào,本义指将人或物抱在胸前,引申为胸前环绕的空间、内心情感或抱负,亦指婴儿时期的保护状态。

该词兼具具体与抽象双重意涵:动作层面可指怀抱婴儿等实际行为;空间层面常隐喻庇护所,如“祖国的怀抱”;情感层面既可表达亲情牵绊,又承载个人志向,如“怀抱理想”。其语义体系涵盖名词(胸前)、动词(怀抱琵琶)及抽象心理动词(怀有抱负)三种词性用法。

该词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,汉代郑玄注疏明确其本义。历代文献中,《后汉书》多用于亲情描述,唐宋诗词借以抒怀,至近现代文学进一步拓展象征意义,如曹禺戏剧中的理想寄托、郭沫若歌的情感依归。

陆游·怀抱的诗句(共2句)

陆游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陆游(1125—1210),字务观,号放翁。汉族,越州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诗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其一生笔耕不辍,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“宋代四大诗人”,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“南宋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