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庭花简介

后庭,原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于公元584年所作乐府清商曲《玉树后庭》,曲辞以描绘后宫嫔妃姿容为主,因陈后主耽于享乐、疏于朝政,后世将其与陈朝灭亡关联,视为“亡国之音”的象征。该曲在唐代被杜牧泊秦淮》引用为讽喻时局的典故,后发展为宋词元曲中的词牌名(如双调《后庭花》)及曲牌名,南曲、北曲中各有变体。

作为汉语词汇,“后庭花”亦指鸡冠花、雁来红等植物,但其文学意象多承载历史兴衰的隐喻,如明代木刻版《花营锦阵》中的艳情借“试折后庭花”隐晦表达世俗情欲,体现了从宫廷雅乐到市井文化的语义流变。其词源可追溯至陈隋时期流行的“陈隋调”,《玉树后庭花》与《春江花月夜》同为该曲调代表。

李白·后庭花的诗句(共1句)

李白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。汉族,祖籍陇西成纪。一说出生于碎叶城(当时属唐朝领土,今属吉尔吉斯斯坦),4岁时跟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。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)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梁甫吟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