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袖简介

"红袖"本义指古代女子襦裙的长袖,自南朝起逐渐演变为女子的代称。该词最早见于齐代王俭的《白紵辞》,通过借代手法将服饰特征转化为女性形象标识。在语义发展过程中,"红袖"与"红袂"构成同义关系,均以红色衣袖指代穿着此类服饰的女性。作为文化意象,常出现在"红袖添香"等经典成语中,承载着传统文人雅士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想象。

叶绍翁·红袖的诗句(共1句)

叶绍翁的诗词曲代表作

叶绍翁,(1194—?)。南宋中期人,字嗣宗,号靖逸。生于1194年,卒,不明。龙泉人。祖籍浦城。原姓李,后嗣于龙泉(今属浙江)叶氏,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(1115)中进士,曾任处州刑曹,后知余姚。建炎三年(1129),颖士抗金有功,升为大理寺丞、刑部郎中,后因赵鼎党事,被贬。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,家业中衰,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。光宗至宁宗期间,曾在朝廷做小官,与真德秀过从甚密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,与葛天民互相酬唱(酬唱:用诗词互相赠答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