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袖简介

"红袖"本义指古代女子襦裙的长袖,自南朝起逐渐演变为女子的代称。该词最早见于齐代王俭的《白紵辞》,通过借代手法将服饰特征转化为女性形象标识。在语义发展过程中,"红袖"与"红袂"构成同义关系,均以红色衣袖指代穿着此类服饰的女性。作为文化意象,常出现在"红袖添香"等经典成语中,承载着传统文人雅士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想象。

黄庭坚·红袖的诗句(共4句)

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黄庭坚(公元1045年-公元1105年),字鲁直,自号谷道人,晚号涪翁,又称豫章黄先生,汉族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。北宋人、词人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宋治平四年(公元1067年)进士。历官叶县尉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、校书郎、著作佐郎、秘书丞、涪州别驾、黔州安置等。诗歌方面,他与苏轼并称为“苏黄”;书法方面,他则与苏轼、米芾蔡襄并称为“宋代四大家”;词作方面,虽曾与秦观并称“秦黄”,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