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尘简介

"红尘"作为汉语词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《西都赋》,原指繁华都市中车扬起的尘土。随着语义演变,逐步从具象场景描写发展为抽象概念,特指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,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表现都市繁华或人生境遇。该词在佛教语境中被引申为充满烦恼的凡俗世界,现代汉语中常用"看破红尘"等成语表达对世俗的超脱态度。

释绍昙·红尘的诗句(共2句)

释绍昙(?~一二九七),字希叟。理宗淳祐九年(一二四九),住庆元府佛陇□□禅寺。景定元年(一二六○),住平江府法华禅寺。五年,住庆元府窦资圣禅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,住庆元府瑞岩开善禅寺。元成宗元贞三年卒。有《希叟绍昙禅师语录》一卷、《希叟绍昙禅师广录》七卷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事见《语录》及所附居径《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》。 释绍昙,以辑自《语录》《广录》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,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