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乡简介

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,离开此地后即称为故乡,汉代《史记》已有相关记载。其雅称包括“桑梓”“家”“乡关”等,源自古代文意象,如柳宗元以“桑梓”代指故土。与“家乡”不同,“故乡”强调居住关系的终止,常作为情感载体存在。

中国古代文学中,刘邦大风歌》开咏叹先河,唐代李白杜甫等诗人创作了大量思乡名句。近代以来,《故乡的》等文艺作品延续了乡愁表达,南洋华侨陈嘉庚、科学家李四光等人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对故土的情感联结。现代城市化进程中,新市民子女常面临城乡双重认同,将长期居住地视为“第二故乡”。边陲乡镇、历史文化名城等地因承载集体记忆,也被赋予“精神原乡”属性。

韦元甫·故乡的诗句(共1句)

韦元甫,[唐](公元?年至七七一年)字、里、生年均不详,卒于唐代宗大历六年。少修谨,敏于学行。初任白尉。探访使韦陟深器之,奏充支使。累迁苏州刺史,浙江西道团练观察等使。大历初,(公元七六六年)徵拜尚书右丞。出为淮南节度使,凡三年,以疾卒于位。今存之木兰歌,相传为元甫得自民间。他曾拟作一首,亦见乐府诗集及全唐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