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乡简介

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,离开此地后即称为故乡,汉代《史记》已有相关记载。其雅称包括“桑梓”“家”“乡关”等,源自古代文意象,如柳宗元以“桑梓”代指故土。与“家乡”不同,“故乡”强调居住关系的终止,常作为情感载体存在。

中国古代文学中,刘邦大风歌》开咏叹先河,唐代李白杜甫等诗人创作了大量思乡名句。近代以来,《故乡的》等文艺作品延续了乡愁表达,南洋华侨陈嘉庚、科学家李四光等人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对故土的情感联结。现代城市化进程中,新市民子女常面临城乡双重认同,将长期居住地视为“第二故乡”。边陲乡镇、历史文化名城等地因承载集体记忆,也被赋予“精神原乡”属性。

钱钟书·故乡的诗句(共1句)

钱钟书的诗词曲代表作

钱钟书(1910年-1998年),江苏无锡人,原名仰先,字哲良,后改名钟书,字默存,号槐聚,曾用笔名中书君,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。

1929年,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。1932年,在清华大学古堂前结识杨绛。1937年,以《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》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。1941年,完成《谈艺录》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的写作。1947年,长篇小说《围城》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。1958年创作的《宋诗选注》,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。1972年3月,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《管锥篇》。1976年,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《毛泽东诗词》英译本出版。1982年,创作的《管锥编增订》出版。

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,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88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