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海简介

"观海"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典故性词语,其读音为ɡuān hǎi,繁体写作"觀海",核心语义源于《孟子·尽心上》"观于海者难为水"的表述。该词汇通过大海的浩瀚意象,引申出"所观者大"的比喻义,指涉主体在宏大视野中获得超越性认知的思维格局。南朝文献中可见王俭"观海齐量"与沈约"事同观海"的用例,现代汉语辞典则补充了"比喻视野或见识广大"的释义。

祝允明·观海的诗句(共1句)

祝允明的诗词曲代表作

祝允明(1461年117日-1527年1月28日)字希哲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,因长像奇特,而自嘲丑陋,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,故自号枝,世人称为“祝京兆”,明代著名书法家。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,十九岁中秀才,五次参加乡试,才于明弘治五年(1492)中举,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。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,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,以举人选官,在正德九年(1514),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,嘉靖元年(1522),转任为应天(今南京)府通判,不久称病还乡。 祝允明擅文,尤工书法,名动海内。他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又与文徵明、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。楷书早年精谨,师法赵孟頫、褚遂良,并从欧、虞而直追“二王”。草书师法李邕、黄庭坚米芾,功力深厚,晚年尤重变化,骨烂熳。其代表作有《太湖诗卷》、《箜篌引》、《赤壁赋》等。所书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皆为传世墨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