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观海"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典故性词语,其读音为ɡuān hǎi,繁体写作"觀海",核心语义源于《孟子·尽心上》"观于海者难为水"的表述。该词汇通过大海的浩瀚意象,引申出"所观者大"的比喻义,指涉主体在宏大视野中获得超越性认知的思维格局。南朝文献中可见王俭"观海齐量"与沈约"事同观海"的用例,现代汉语辞典则补充了"比喻视野或见识广大"的释义。
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后,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~
关注公众号,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