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海简介

"观海"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典故性词语,其读音为ɡuān hǎi,繁体写作"觀海",核心语义源于《孟子·尽心上》"观于海者难为水"的表述。该词汇通过大海的浩瀚意象,引申出"所观者大"的比喻义,指涉主体在宏大视野中获得超越性认知的思维格局。南朝文献中可见王俭"观海齐量"与沈约"事同观海"的用例,现代汉语辞典则补充了"比喻视野或见识广大"的释义。

谢灵运·观海的诗句(共1句)

谢灵运的诗词曲代表作

谢灵运(385年—433年),原名公义,字灵运,以字行于世,小名客儿,世称谢客。南北朝时期杰出的人、文学家、旅行家。
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,祖籍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,生于会稽始宁(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)。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、秘书郎谢瑍之子。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,世称谢康乐。曾出任大司行军参军、抚军将军记室参军、太尉参军等职。刘宋代晋后,降封康乐侯,历任永嘉太守、秘书监、临川内史,元嘉十年(433年)被宋文帝刘义隆以“叛逆”罪名杀害,年四十九。
谢灵运少即好学,博览群书,工诗善文。为了摆脱政治烦恼,常常放浪山水,探奇览胜。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,如永嘉、会稽、彭蠡等地的水景物。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,从不同角度刻自然景物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,一半谈玄,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。尽管如此,谢灵运以他的创作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,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,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,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。其诗与颜延之齐名,并称“颜谢”,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,他还兼通史学,擅书法,曾翻译外来佛经,并奉诏撰《晋书》。明人辑有《谢康乐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