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浑·敢言的诗句(共1句)

敢言简介

敢言(拼音:gǎn yán),汉语词语,指敢于进直言或冒昧陈述的行为,近义词为谏言。其基本定义为在面临重要事务时勇于表达真实看法,常包含直言规谏的性质。

该词最早记载于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,通过“臣敢言往昔”体现直言态度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中“皆非吾所敢言也”则展现言语的谨慎边界。

在谏议制度中,臣对君的进谏对政治生活影响最大,其发生源自人性缺陷,制度设置保障了劝诫活动的实施。

历史文献中,《新唐书》称郝处俊“临事敢言”,《金史》载黄久约“忠直敢言”。北宋真宗表彰石熙政“群臣敢于进言”的奏疏,明成祖对高文雅直谏建文旧事表示“不可加罪”,体现不同时期统治者对敢言的态度。

许浑的诗词曲代表作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(今江苏镇江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