纷纷简介

“纷纷”是汉语常用词语,拼音为fēn fēn,多用作形容词或副词,主要包含三重含义:一指事物多而杂乱的状态,如高适别董大》“北吹雁纷纷”;二表示人或事物接连不断,如李白“纷纷而来下”;三形容烦忙纷扰的情状,如王安石“何事纷纷客此身”。

该词既可描述自然景象,如杜牧清明》“纷纷”、岑参“纷纷暮”,又能表现群体行为或社会场景,如《东周列国志》“纷纷耳语”。其衍生词“纷纷扬扬”侧重飘洒形态,“纷纷扰扰”强调杂乱境况,均延续了核心语义。

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,常用于刻动态场景。宋代开始语义扩展至抽象状态,明清小说中广泛用于群体行为描写,如《红楼梦》“众人纷纷议论”。《孟子》《管子》等先秦典籍已有类似用法,至唐宋诗词形成典型意象,后逐渐融入日常语言表达。

王逢·纷纷的诗句(共1句)

王逢,字原吉,号最闲园丁、最贤园丁,又称梧溪子、席帽人,江阴(今江苏江阴)人,元明之际诗人。学诗于延陵陈汉卿,有才名,作《河清颂》,为世传诵。有大官举荐出仕,以病坚辞不就。原籍江苏江阴,后避兵祸于无锡梁鸿山。游松江,筑悟溪精舍于青龙江畔青龙镇(今属青浦县)。1366年58日(元至正二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)移居乌泥泾宾贤里。栖隐之所,为宋张氏故居,逢名园为最闲园,居室为闲闲草堂,并自题园中“藻德池”等八景诗,记得园经过。明洪武年间,以文学征召,谢辞。卒年七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