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简介

冬至(Winter Solstice),又称日南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22个节气,斗指子,太阳黄经达270°,于每年公历1221-23日交节。

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和记录的节气之一。新石器时期先民测定出冬至,商周时文字记载。汉代视其为“冬节”,官府有“贺冬”仪式且放假。唐宋时,它是祭天祭祖日,皇帝祭天,百姓拜尊长。

冬至在古代民间被视为冬季大节日,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。这一时期,是兴修水利、积肥造肥的好时机,各地需做好防冻工作,尤其南部沿海已播种地区,要着重做好水稻秧苗防寒。受地域影响,冬至习俗存在差异。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传统;北方地区则每逢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
沈周·关于冬至的诗句(共1句)

沈周的诗词曲代表作

沈周(1427—1509),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。中国明朝画家,吴门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