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塞简介

出塞》是汉代横吹曲名,属军乐范畴,主要用于上演奏。其名初见于《西京杂记》,相传汉高祖时戚夫人能演唱,但《晋书·乐志》记载为李延年据西域乐曲改编而成。作为鼓吹乐分支,汉代横吹曲以鼓角演奏,专用于军中仪仗,现存曲目多表现边塞征戍与征人思乡主题。

该曲体系包含二十八解武乐,汉武帝时由张骞带回的《摩诃兜勒》改编而来,至魏晋仅存《黄鹄》《出塞》等十曲。魏晋后新增《关山月》《梅花落》等八曲,形成十八曲体系。唐代衍生出《塞上》《塞下》等变体,王昌龄王之涣人创作的《出塞》曲辞延续了边塞场景与军旅情感书写。

其起源与北狄上奏乐传统相关,黄帝时期已有吹角御敌传说。经魏武帝改制后,至唐代形成完备的横吹曲辞体系,相关诗作通过军营场景、征戍叙事与胡汉交融意象,印证了军乐与文学的双重传承。

方回·出塞的诗句(共1句)

方回(1227~1305),元朝著名诗人、诗论家。江西诗派殿军(中国文学史·第三卷·第六编·元代文学)。字万里,别号虚谷。徽州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宋景定进士,知严州。降元,授建德路总管。后罢官,往来杭歙间。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。南宋理宗时登第,初以《梅花百咏》向权臣贾似道献媚,后见似道势败,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,得任严州(今属浙江)知府。元兵将至,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,及元兵至,又望迎降,得任建德路总管,不久罢官,即徜徉于杭州、歙县一带,以至老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