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梦简介

春梦,汉语词汇,拼音为chūn mèng,原指春季的梦境,后衍生出双重语义:一为转瞬即逝的荣华或世事的隐喻,如唐代沈佺期杂诗》所载“春梦著辽西”;二指与性体验相关的潜意识显现,常伴随生理反应,多见于青春期。

在心理学中,春梦被视为性心理发展的自然现象,内容涉及与异性或同性的亲密接触,但对象多为模糊意象,与真实性取向无必然关联,具有释放性张力的功能。文学领域则延续其隐喻特性,唐宋诗词白居易花非花》以“春梦”喻世事无常,近现代作品如巴金《关于》延续该隐喻传统。

该词自唐宋形成核心意象,沈佺期、罗隐人借春梦抒写时空感悟,苏轼“春梦了无痕”强化其易逝特质。20世纪亨利·米勒《春梦之结》将其拓展至现代伦理探讨,形成古典诗意与现代心理的双重文化维度。

韩偓·春梦的诗句(共1句)

韩偓的诗词曲代表作
韩偓(公元842年~公元923年)。中国唐代诗人。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