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寒简介

春寒是汉语中描述冬春交替时节持续低温现象的气候类词汇,特指春天初期因冷空气滞留或倒春寒形成的余寒天气。中国北方地区春寒多表现为霜未消、昼温差显著,南方则以阴连绵、湿冷回潮为特征。该词汇在古典文学中常作为歌意象出现,如白居易《春寒》以“省躬念前哲”暗喻寒意料象,陈与义《春寒》通过“海棠不惜胭脂色”展现春寒中生命的坚韧。

陈舜俞·春寒的诗句(共1句)

陈舜俞(公元1026—1076年),字令举,号白牛居士,秀州(浙江嘉兴)人。北宋庆历六年(1046)登乙科进士,嘉佑四年(1059年)获制科第一,北宋著名诗人,与欧阳修、苏东坡、司马光等交往甚密。在阴县任知县时反对王安石青苗法遭贬,隐居白牛村著书立说,病逝于白牛村家中。著有《都官集》《应制策论》《庐山纪略》,参与《资治通鉴》编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