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红简介

残红,汉语词语,拼音为cán hóng,注音为ㄘㄢˊ ㄏㄨㄥˊ,指凋残的落花。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王建宫词》:“树头树底觅残红,一片西飞一片东”。

宋代诗词中“残红”意象被广泛运用。欧阳修采桑子》以“狼籍残红”勾勒西湖暮春图景,王安石《次韵再游城西李园》通过“残红已落香犹在”。苏轼蝶恋花》之“褪残红青杏小”与李清照怨王孙》“门外谁扫残红”均借落花抒怀。

元代王实甫西厢记》以“衬残红芳迳软”渲染场景氛围,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楔子则用“野田衰草残红”烘托意境。明代陈子龙、沈钟鹤等人作品中仍可见此意象的延续。

张先·残红的诗句(共1句)

张先的诗词曲代表作
张先(990-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吴兴)人。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,曾任安陆县的知县,因此人称“张安陆”。天圣八年进士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晚年退居湖杭之间。曾与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游。善作慢词,与柳永齐名,造语工巧,曾因三处善用“影”字,世称张三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