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红简介

残红,汉语词语,拼音为cán hóng,注音为ㄘㄢˊ ㄏㄨㄥˊ,指凋残的落花。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王建宫词》:“树头树底觅残红,一片西飞一片东”。

宋代诗词中“残红”意象被广泛运用。欧阳修采桑子》以“狼籍残红”勾勒西湖暮春图景,王安石《次韵再游城西李园》通过“残红已落香犹在”。苏轼蝶恋花》之“褪残红青杏小”与李清照怨王孙》“门外谁扫残红”均借落花抒怀。

元代王实甫西厢记》以“衬残红芳迳软”渲染场景氛围,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楔子则用“野田衰草残红”烘托意境。明代陈子龙、沈钟鹤等人作品中仍可见此意象的延续。

施耐庵·残红的诗句(共1句)

施耐庵的诗词曲代表作

施耐庵(1296—1370),原名彦端,字肇瑞,号子安,别号耐庵。原籍苏州,生于兴化,舟人之子,13岁入私塾,19岁中秀才,29岁中举,35岁中进士。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,后与当道不合,复归苏州。至正十六年(1356)六十岁,张士诚据苏,征聘不应;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,后流寓江阴,在祝塘镇教书。71岁或72岁迁兴化,旋迁白驹场、施家桥。朱元璋屡征不应;最后居淮安卒,终年74岁。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浒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