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天简介

苍天,汉语词语,拼音为cāng tiān,繁体写作“蒼天”,近义词包括上苍、彼苍等,反义词为大地。该词最早见于《·王·黍离》,指代天空或主宰命运之神,后延伸指春季,《尔雅·释天》载“春为苍天”,《白虎通·四时》亦沿用此说。在古代文献中,“苍天”可象征汉王朝政权,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记载黄巾起义口号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即为此意。另有方位指代功能,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称东方为苍天。该词自先秦沿用至今,《三国演义》均使用“悠悠苍天”句式表达慨叹,老舍作品则延续其原始指代用法。

王鏊·苍天的诗句(共1句)

王鏊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