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天简介

苍天,汉语词语,拼音为cāng tiān,繁体写作“蒼天”,近义词包括上苍、彼苍等,反义词为大地。该词最早见于《·王·黍离》,指代天空或主宰命运之神,后延伸指春季,《尔雅·释天》载“春为苍天”,《白虎通·四时》亦沿用此说。在古代文献中,“苍天”可象征汉王朝政权,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记载黄巾起义口号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即为此意。另有方位指代功能,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称东方为苍天。该词自先秦沿用至今,《三国演义》均使用“悠悠苍天”句式表达慨叹,老舍作品则延续其原始指代用法。

戎昱·苍天的诗句(共1句)

戎昱(rongyu)(744年~800年),唐代诗人。荆州(今湖北江陵)人,郡望扶(今属陕西)。少年举进士落第,游名都川,后中进士。一说登进士第。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(760—766)间,来往于长安、洛阳、齐、赵、泾州、陇西等地。经华阴,遇见王季友,同赋《苦哉行》。大历元年(766)入蜀,见岑参于成都。大历二年(767)秋回故乡,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。后流寓湖南,为潭州刺史崔瓘、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。建中三年(782)居长安,任侍御史。翌年贬为辰州刺史。后又任虔州刺史。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,流寓桂州而终。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。名作《苦哉行》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。羁旅游宦、感伤身世的作品以《桂州腊》较有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