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乐简介
伯乐(拼音:bó lè),原指春秋时期秦国善于相马的孙阳,现引申为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者的代称。其名最早见于《列子·说符》及《庄子·马蹄》,三国曹植《求自试表》、唐代韩愈《杂说》以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将其确立为人才选拔的经典隐喻。
该词源自古代相马职业,《吕氏春秋》将伯乐与九方堙并列为相马名家,《晋书·天文志》记载“造父五星”又名伯乐,具有星象学渊源。清代纳兰性德、现代孙犁等延续了这一比喻传统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伯乐”概念被拓展应用于人才引进领域。上海市创设“伯乐”奖励计划,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。安徽医科大学设立人才引进“伯乐奖”,南阳市通过政策引导构建政府与企业联动的引才机制。